
中小学和婴幼儿园应加大防灾抗灾教育
问题反映
山西政协常委王爱萍、农工党太原委丁晓宁来信反映,中小学和婴幼儿园是未成年人聚集场合,拓展防灾抗灾、应对自救教育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然而,现在不少中小学和婴幼儿园的防灾抗灾、应对自救教育还停留在视频画面、图书资料、宣传展板、常识海报等平面形式上,非常难让在校学生真的学会实战技能。
建议手段
为知道决这个问题,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将抗灾自救技能设为中小学和婴幼儿园开学第一课,宣传普及防灾抗灾、应对自救的常识,并有组织地拓展师生消防应对疏散逃生演练。通过师生参与体验的形式,提升师生自防自救能力,使中小学和婴幼儿园师生受教育率达到100%。
教育主管部门还应拟定统一标准,明确抗灾逃生技能教育的具体操作程序、需要注意的地方、应对演练疏散需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同意能力,采取不一样的宣传教育策略。除此之外,各学校在拓展抗灾自救技能教育课之前,也要拟定符合本校具体状况的策略和应对避险疏散预案。
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和婴幼儿园应在每年开学前对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饭店等活动场馆,与教工宿舍、学生公寓等休息场合的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消防器材和设施、防火安全管理规范进行全方位彻底检查,并形成正常的状态的规范。
通过以上手段,中小学和婴幼儿园可以更好地拓展防灾抗灾、应对自救教育,提升师生的自防自救能力,确保校园安全。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